會計09-06財務比率
9-6.1短期償債能力(資金流動比率)
公式 |
說明 |
營運資金(運用資金)=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
1.衡量可運用的資金 2.營運資金愈多,代表償債能力強 3.過多的資金,可能減少獲利的機會 4.適當值為流動負債的2倍 |
流動比率(Current Ratio)=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
1.又稱為營運資金比率(Working
Capital Ratio),衡量短期償債能力 2.比率愈高,代表流動資產愈多,償債能力愈強 3.適當比率為2:1 |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
1.又稱為酸性測驗比率(Acid-Test
Ratio),衡量極短期償債能力 2.比率愈高,代表速動資產愈多,償債能力愈強 3.適當比率為1:1 4.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用品盤存-預付費用-進項稅額 |
現金對流動負債比率=(現金+約當現金)÷流動負債 |
1.衡量償付短期負債的能力 2.比率<1,代表營業活動創造的現金不足以支付短期負債 |
流動指數=(應收帳款×應收帳款回收天數+存貨×存貨周轉天數)÷流動資產 |
1.企業現金以外的流動資產,轉換成現金的流動性大小 2.指數愈小,則轉換非現金資產為現金之天數愈短,流動性越高 |
防禦期間比率=速動資產÷預計每日營業支出 |
1.又稱為短期涵蓋比率,僅憑速動資產能夠支應營業活動開銷的天數 2.比率愈大愈安全 3.預計每日營業支出=(銷貨成本+營業費用+其他支出+所得稅-折舊)÷實際營業日數 |
存貨信賴度=(流動負債-速動資產)÷存貨 |
1.速動比率<1,應檢視存貨信賴度,以衡量存貨償付流動負債的能力 2.適當比率<1 |
9-6.2長期償債能力(長期財務狀況)
公式 |
說明 |
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權益比率 |
1.又稱為資產負債率,檢測資金有多少來自於借貸 2.比率愈低,表示自有資金愈多,財力愈強,財務風險愈低,對債權人的保障愈大 3.理想值<50% |
權益比率=權益總額÷資產總額 |
1.檢測資金有多少來自股東(業主) 2.比率愈高,表示股東的投資愈大,對債權人的保障愈大 3.景氣衰退,比率太低,會導致無力償債 4.比率過高,償債能力增加,但獲利能力會減少 5.理想值>50% |
權益乘數=資產總額÷權益總額 |
1.為資本比率之倒數 2.值愈大,表示負債比率愈高 |
負債對權益比率=負債總額÷權益總額 |
1.了解外來資金與自有資金的相對比重 2.比率愈高,表示外來資金來自債權人的比例愈高 |
固定資產對權益比率=固定資產÷權益 |
1.比率<1,表示企業購置固定資產之資金全來自股東,公司經營穩健 2.比率>1,表示企業購置固定資產之資金有部分來自債權人,公司經營較不穩健 |
固定資產對長期資本比率=固定資產÷(長期負債+股東權益) |
1.比率<1,表示固定資產之投資均以長期資金支應 2.比率>1,表示部分短期資金投資於固定資產 |
長期資金佔固定資產比率=(長期負債+權益)÷固定資產 |
1.衡量企業的長期穩定資金用來支應固定投資需求狀況 2.比率越高,財務結構愈穩定;比率<1,表示有以短支長,財務風險較高 |
利息保障倍數(Times Interest Earned)=稅前息前純益(EBIT)÷利息費用 |
1.衡量支付利息的能力 2.倍數愈高,付息能力愈強 3.稅前息前純益=稅前淨利+利息費用 |
營業收益率=EBIT稅前息前盈餘÷銷貨收入 |
衡量控制成本和費用的能力 |
※短期償債與長期償債能力比率分析,又稱為「安全力分析」。
9-6.3經營能力
公式 |
說明 |
營業比率=(銷貨成本+營業費用)÷銷貨淨額=營業成本÷銷貨淨額 |
1.又稱為營業費用比率,衡量每一元銷貨淨額需運用多少營業成本才能獲得 2.比率愈低,代表成本愈少,獲利愈高 |
存貨周轉率(Inventory Turnover)=銷貨成本÷平均存貨 |
1.衡量銷售能力與檢驗庫存數量 2.比率愈大,代表銷售能力強,庫存少,周轉快,周轉期短,獲利佳 3.平均存貨=(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
存貨周轉天數=365天÷存貨周轉率 |
1.又稱為平均銷貨日數 2.存貨自購入至出售的期間,愈小愈好 |
應收帳款周轉率=銷貨(賒銷)淨額÷平均應收帳款 |
1.衡量收款能力 2.比率愈大,代表呆帳風險愈小 3.平均應收帳款=(期初應收帳款+期末應收帳款)÷2 |
應收帳款收現天數=365天÷應收帳款周轉率 |
1.帳款收現的平均天數 2.愈小愈好 |
營業週期天數(營業循環週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帳款收現天數 |
1.自投入現金購買存貨至存貨出售,再將貨款收現所需的時間 2.營業週期天數愈長,表示流動性愈差 |
應付帳款周轉率=銷貨成本÷平均應付帳款 |
1.衡量企業資金周轉及營運變化 2.比率愈小,付款速度愈慢,代表愈沒有資金壓力,隱含對上游供應商議價能力強 |
應付帳款周轉天數=365÷應付帳款周轉率 |
1.帳款付現的平均天數 2.愈大愈好 |
淨營業週期天數(淨營業循環週期)=應收帳款平均周轉天數+存貨平均周轉天數-應付帳款平均周轉天數 |
1.進貨採賒購時,從付現到收回現金之平均天數 2.淨營業週期天數愈長,表示流動性愈差 |
現金與流動資產比率=現金÷流動資產 |
衡量流動資產中現金地位強弱 |
存貨對淨營運資金比率=存貨÷淨營運資金 |
比率高於業界水平,表示存貨過高,公司資金可能無法自由地運用,只要存貨量可以應付業務所需即可 |
9-6.4獲利能力(收益力)
公式 |
說明 |
銷貨毛利率=銷貨毛利÷銷貨淨額 |
1.衡量每一元銷貨淨額可獲得多少銷貨毛利 2.比率愈高,代表獲利能力愈強 |
銷貨成本率=銷貨成本÷銷貨淨額 |
銷貨毛利率+銷貨成本率=1 |
純益率=稅後純益÷銷貨淨額 |
1.又稱為利潤率、銷貨報酬率,衡量每一元銷貨淨額可獲得多少純益 2.比率愈高,代表獲利能力愈強 3.稅後純益=銷貨淨額-銷貨成本-營業費用-利息費用-所得稅 |
每股盈餘(EPS)=(稅後淨利-特別股當年度股利)÷普通股加權平均流通在外股數 |
1.評估獲利能力與股東投資的價值 2.比率愈高,對股東愈有利 3.增加發行普通股,將使EPS減少 4.需扣除特別股股利 |
本益比=每股市價÷每股盈餘 |
1.又稱為價格盈餘比率,衡量投資成本與投資報酬的比率 2.比率愈低愈好 |
成本加價率(成本毛利率)=銷貨毛利÷銷貨成本 |
|
營業淨利率=營業淨利÷銷貨淨額 |
1.衡量每一元銷貨淨額可獲得多少營業盈餘 2.比率愈高,代表盈餘愈多 |
營業外收支率=營業外收支淨額÷銷貨淨額 |
1.比率愈高愈好 2.營業外收支淨額=營業外收入-營業外費損 |
營業收支比率=營業支出÷營業收入 |
1.衡量經營成果 2.逐年下降,表示經營管理的撙節與進步,反之,退步與浪費 |
總資產報酬率=稅後純益÷資產總額=[稅後純益+利息費用×(1-稅率)]÷平均總資產 |
1.衡量運用總資產的獲利能力 2.比率愈高愈好,但不得低於市場利率 3.若資產總額包含負債時,則純益需加利息費用 |
長期資本報酬率=[純益+長期負債利息×(1-稅率)]÷平均長期資本 |
衡量長期資金的獲利能力 |
權益報酬率=純益÷平均權益 |
1.又稱為資本利潤率,衡量權益的獲利能力 2.比率愈高愈好 |
普通股權益報酬率=(純益-特別股股利)÷平均普通股股東權益 |
衡量普通股股東權益的獲利能力 |
普通股每股帳面金額=[股東權益-(特別股贖回價值+當年及積欠股利)]÷普通股流通在外股數 |
1.帳面金額通常不會等於面值和市價 2.衡量普通股依帳面金額計算的每股價值 |
特別股每股帳面金額=(特別股贖回價值+當年及積欠股利)÷特別股流通在外股數 |
衡量特別股依帳面金額計算的每股價值 |
淨利息負擔率=(利息支出-利息收入)÷營業收入 |
反映企業實際的利息負擔 |
利息支出率=利息支出÷銷貨收入 |
比率高,會侵蝕企業獲利 |
邊際收益率=(銷貨收入-變動銷貨成本)÷銷貨收入 |
|
9-6.5周轉能力(活動力)
公式 |
說明 |
流動資產周轉率=銷貨淨額÷流動資產 |
衡量流動資產的周轉速度,周轉率愈高,企業流動資產的利用效率愈好 |
固定資產周轉率=銷貨淨額÷平均固定資產 |
1.又稱為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周轉率,衡量固定資產的運用效率 2.比率愈高,代表運用固定資產的效率愈高 |
總資產周轉率=銷貨淨額÷平均總資產 |
1.衡量全部資產的運用效率 2.比率愈高,代表運用資產的效率愈高 |
資本周轉率=銷貨淨額÷資本總額 |
1.衡量資本的運用效率 2.比率愈高,代表資本的效率愈高 |
營運資金周轉率=銷貨淨額÷營運資金 |
衡量短期資產的運用效率 |
投資報酬率=資產總額周轉率×淨利率 |
1.衡量利用資產創造利潤的能力 2.比率愈低,代表資產周轉率愈高 |
9-6.6成長率分析
公式 |
說明 |
營業收入成長率=(本期營業收入-上期營業收入)÷上期營業收入 |
營業收入成長率愈大愈好 |
稅前純益成長率=(本期稅前純益-上期稅前純益)÷上期稅前純益 |
稅前純益成長率>營業收入成長率,表示企業能有效經營 |
股東權益成長率=(本期股東權益-上期股東權益)÷上期股東權益 |
衡量經營階層的目標是否與股東目標一致,是以股東權益為主要考量 |
固定資產增加率=(本期固定資產-上期固定資產)÷上期固定資產 |
|
附加價值成長率=(本期附加價值-上期附加價值)÷上期附加價值 |
|
可支應成長率(sustainable growth rate)=(淨利-現金股利÷股東權益 |
|
9-6.7生產力分析
公式 |
使用人力生產力=附加價值÷用人費=(本期損益+用人費用)÷用人費 |
資本生產力=附加價值÷資本=附加價值率×資本周轉率 |
營運資產生產力=附加價值÷營運資產 |
經營固定資產生產力=附加價值÷經營中固定資產 |
薪資實際收益生產力=每人邊際收益÷平均薪資 |
9-6.8股票投資價值分析
公式 |
說明 |
每股盈餘(EPS)=(純益-特別股股利)÷普通股加權平均流通在外股數 |
1.評估獲利能力與股東投資的價值 2.比率愈高,對股東愈有利 3.增加發行普通股,將使EPS減少 4.需扣除特別股股利 |
本益比=每股市價÷每股盈餘 |
1.又稱為價格盈餘比率,衡量投資成本與投資報酬的比率 2.比率愈低愈好 |
盈餘報酬率=每股盈餘÷每股市價 |
衡量投資者的報酬率 |
股利收益率=每股股利÷每股市價 |
1.衡量每投資一元可以獲得的股息收入 2.比率愈高愈好 |
本利比(價利率)=每股市價÷每股股利 |
衡量投資成本與回收股利的比率 |
殖利率(股利報酬率)=每股現金股利÷每股巿價 |
1.衡量投資者的現金報酬率 2.比率愈高愈好 |
股利發放率(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盈餘 |
1.衡量公司將盈餘做為股利發放給股東之比率。 2.了解公司的股利發放政策及對未來成長的預期。 3.若公司預期未來需要大量資金,則會將盈餘保留而減少發放股利 |
9-6.9授信比率
公式 |
說明 |
固定長期適合率=(固定資產淨額+長期投資)÷(股東權益淨額+長期負債) |
1.衡量長期性資產資金來源的安全度 2.以低於100%為宜 3.超過100%,有短期資金流供長期使用,短期償債力弱 |
9-6.10槓桿程度
說明 |
|
財務槓桿比率=權益報酬率÷資產報酬率 |
1.又稱為權益乘數,衡量舉債經營的利弊與風險的大小 2.比率愈高,代表舉債經營有利 3.正作用:利潤率>借貸利率 4.負作用:利潤率<借貸利率 |
財務槓桿程度(DFL)=(邊際利潤-固定成本)÷(邊際利潤-固定成本-利息費用) |
值愈大,經營風險值愈大;值愈小,則風險值愈小。 |
營業槓桿程度(DOL)=營業收益增加比率÷銷貨額增加比率=邊際利潤÷(邊際利潤-固定成本) |
值愈大,經營風險值愈大;值愈小,則風險值愈小。 |
DOL=[T(P-V)]÷[T(P-V)-F] |
T營業槓桿程度的產量,P單位售價,V平均變動成本,F固定成本 |
9-6.11其他比率
公式 |
說明 |
資金周轉點=固定成本÷(1-變動成本÷銷貨收入) |
1.衡量每一次購買原料及銷貨所需的資金 2.比率愈低愈好 3.與損益兩平點的公式相同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