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09-02綜合損益表-公職試題

【選擇題】

B01.下列何者不會出現在綜合損益表中? (A)停業單位的損益 (B)前期損益調整 (C)性質特殊又不常發生的非常損益 (D)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的重估增值。[109外交四等]

前期損益調整屬於保留盈餘表

 

A02.南陽公司X5年帳上與其他綜合損益項目相關資訊如下:

不動產重估增值$32,000(貸方)

無形資產重估增值$12,000(貸方)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債務工具投資未實現評價利益$64,000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權益工具投資未實現評價損失$53,000

確定福利計畫之再衡量數$22,000(借方)

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換算之兌換差額$72,000(貸方)

現金流量避險中屬有效避險部分之避險工具損失$48,000

試計算南陽公司於X5年度綜合損益表上應列報之後續可能重分類至損益的其他綜合損益組成項目,其加總金額為何(假設忽略所得稅的影響) (A)$88,000 (B)$98,000 (C)$(31,000) (D)$114,000[109地方三等中會]

其他綜合損益總額=$64,000+$72,000-$48,000=$88,000(貸方)

 

D03.甲公司於X110月中,打算處分手機部門,惟董事會尚未作成最後決定。已知手機部門當年度營業利益為$300,000X1年底淨資產之帳面金額及公允價值減出售成本金額分別為$600,000$560,000X21月中公司董事會核准並宣布開始執行處分手機部門,手機部門於X25月中以$510,000處分,當時淨資產之帳面金額為$560,000X2年度手機部門營業損失$180,000。假設所得稅稅率20%,試問甲公司X2年綜合損益表中列示之停業單位()益為何? (A)$0 (B)$(40,000) (C)$(144,000) (D)$(184,000)[109地方三等中會]

停業單位損失=[($560,000-$510,000)+$180,000]×(1-20%)=$184,000

 

B04.甲公司總分類帳中,X8年及X9年部分帳戶之餘額如下:

 

X91231

X81231

應收帳款

$855,000

$600,000

存貨

1,420,000

1,531,000

應付帳款

$648,000

$900,000

X9年度向客戶收取貨款計$3,180,000,銷貨毛利率為40%,則甲公司X9年度之進貨淨額為 (A)$2,172,000 (B)$1,950,000 (C)$1,866,000 (D)$1,644,000[109地方四等]

銷貨收入=$855,000+$3,180,000-$600,000=$3,435,000

銷貨成本=$3,435,000×(1-40%)=$2,061,000

進貨淨額=$2,061,000+$1,420,000-$1,531,000=$1,950,000

 

A05.下列那些會計項目屬其他綜合損益中「後續可能重分類至損益之項目」?①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債務工具投資未實現評價損益②預期信用減損損失③除列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之損失④金融資產重分類損失⑤確定福利計畫之再衡量數 (A)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④⑤。[109身心三等]

②③④不屬於OCI,直接認列損益。①⑤屬於OCI,①處分後轉損益,⑤後續期間不得重分類至損益或轉入保留盈餘,故選(A)

 

C06.甲公司X8年相關資料如下: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公允價值增加$120,000、產生外幣換算調整損失$64,000、不動產重估增值增加$100,000、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債券投資公允價值減少$35,000、確定福利計畫再衡量數(利益)$28,000。假設不考慮所得稅,若甲公司X8年本期淨利為$960,000,則X8年綜合損益為 (A)$1,109,000 (B)$1,116,000 (C)$1,144,000 (D)$1,208,000[109身心三等]

本期損益=$960,000-$64,000=$896,000

其他綜合損益=$120,000+$100,000+$28,000=$248,000

綜合損益=$896,000+$248,000=$1,144,000

 

D07.甲公司X3年期初存貨為$100,000,期末存貨為$0,會計人員誤將當年度進貨運費$200,000認列為銷貨運費,則此項錯誤對X3年度損益造成的影響為何(不考慮所得稅) (A)銷貨毛利少計$200,000 (B)銷貨成本多計$100,000 (C)營業費用少計$200,000 (D)無影響。[109初考]

銷貨成本少計$200,000,銷貨毛利多計$200,000,營業費用多計$200,000,損益無影響。

 

B08.如果把進貨運費誤記為銷貨運費,會造成損益表的影響為何? (A)銷貨成本不變 (B)銷貨成本少計 (C)銷貨成本多計 (D)營業費用少計。[109原民三等]

進貨運費少計,銷貨成本少計。銷貨運費多計,營業費用多計。本期淨利不變。

 

A09.請就下列數據計算銷貨毛利率:銷貨收入$270,000,銷貨退回$20,000,銷貨運費$10,000,銷貨成本$100,000,薪資費用$59,000,進貨折扣$1,000 (A)0.6 (B)0.5833 (C)0.604 (D)0.324[109記帳士]

銷貨成本率=$100,000÷($270,000-$20,000)=0.4

銷貨毛利率=1-0.4=0.6

 

A10.甲公司X9年有關其他綜合損益項目之資訊如下:

無形資產重估增值                  $20,000(貸方)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重估增值             $80,000(貸方)

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換算之兌換差額         $30,000(貸方)

確定福利計畫之再衡量數               $50,000(借方)

現金流量避險中屬有效避險部分之避險工具利益     $40,000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債券投資未實現評價損失$10,000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股票投資未實現評價利益$60,000

試問甲公司後續可能重分類至損益之其他綜合損益組成項目,其加總之金額為何(不考慮所得稅影響) (A)$60,000(貸方) (B)$60,000(借方) (C)$30,000(貸方) (D)$20,000(借方)[109高考三級]

可能重分類至損益之其他綜合損益=$30,000+$40,000-$10,000=$60,000(貸方)

 

B11.甲公司於X97月初決議處分其紡織部門,該部門符合停業單位之定義。已知X9年紡織部門營業損失為$200,000,截至X9年底已處分部分紡織部門的生產設備,獲得處分利益$60,000X9年底紡織部門淨資產之帳面金額為$800,000,淨資產之公允價值減出售成本後之金額為$750,000X9年底甲公司估計X10年紡織部門處分完成會有額外損失$40,000。假設所得稅率為20%,則甲公司X9年損益表中列示之停業單位()益為何? (A)$(112,000) (B)$(152,000) (C)$(160,000) (D)$(184,000)[109高考三級]

減損損失=$800,000-$750,000=$50,000

停業單位損失=($200,000-$60,000+$50,000)×(1-20%)=$152,000

 

A12.甲公司自X1年初開始營運,X4年以及X5年財務報表中發現下列錯誤:

 

X41231

X51231

期末存貨

高估$132,000

低估$156,000

折舊費用

高估$84,000

保險費用

低估$60,000

高估$60,000

預付保險費

高估$60,000

此外,X5年底出售一項提足折舊之設備,得款$28,800,但該項交易至X6年初始入帳。以上錯誤對甲公司X5年度淨利的影響為何(不考慮所得稅的影響) (A)淨利低估$376,800 (B)淨利低估$244,800 (C)淨利高估$119,200 (D)淨利高估$115,200[109普考]

期初存貨高估,銷貨成本高估,淨利低估$132,000

期末存貨低估,銷貨成本高估,淨利低估$156,000

保險費用高估,淨利低估$60,000

處分資產收入低估$28,800

合計淨利低估=$132,000+$156,000+$60,000+$28,800=$376,800

 

A13.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綜合損益相等於報導期間權益之變動(但排除與業主之交易及與該等交易直接相關之交易成本所產生之變動) (B)綜合損益表中須列示綜合損益歸屬於普通股權益持有人之每股金額 (C)綜合損益金額會因其他綜合損益之重分類調整而變動 (D)綜合損益結帳後將累計於其他權益。[109普考]

(B)綜合損益只需列示總金額。(C)其他綜合損益會因重分類調整而變動。(D)其他綜合損益於期末結轉其他權益。

 

B14.甲公司截至20191231日止年度的試算表餘額包括以下內容:

 

借方

貸方

銷貨收入

 

$210,000

銷貨成本

$90,000

 

行政及管理費用

37,500

 

處分設備損失

13,500

 

佣金費用

12,000

 

利息收入

 

7,500

銷貨運費

4,500

 

零售部門處分損失

25,500

 

壞帳費用

9,000

 

合計

$192,000

$217,500

甲公司的所得稅稅率為25%,有關存貨的資訊如下:

201911 $80,000

20191231 $70,000

請問繼續營業部門淨利為何? (A)$19,125 (B)$38,250 (C)$51,000 (D)$78,000[109鐵路三級中會]

繼續營業部門淨利=($217,500-$192,000+$25,500)×(1-25%)=$38,250

 

A15.甲公司X1年之綜合損益表中認列銷貨$51,000與預期信用損失$1,000。若甲公司X1年應收帳款期初帳面金額$12,000(總帳面金額$15,000,備抵損失$3,000),期末帳面金額$10,000(總帳面金額$12,000,備抵損失$2,000),且X1年沖銷應收帳款$2,000,則甲公司X1年對客戶之收現數為 (A)$52,000 (B)$53,000 (C)$54,000 (D)$55,000[110外交四等]

銷貨收現數=$15,000+$51,000-沖銷$2,000-期末總帳面金額$12,000=$52,000

 

B16.甲公司於X6年發生下列事項:①更正X5年所得稅費用低估之錯誤②追溯適用新頒布會計準則規定③將設備之折舊方法由直線法改為年數合計法④將存貨計價方法由先進先出法改為加權平均法。請問前述事項會影響X6年度淨利者有幾項? (A)0 (B)1 (C)2 (D)3項。[110地方三等]

不會影響本期淨利:①借:追溯適用及追溯重編之影響數,貸:應付所得稅

②追溯適用及追溯重編之影響數,列於保留盈餘項下。

③將期初帳面金額按年數合計法、新估計之殘值及剩餘耐用年限,提列當期及以後各期的折舊額。

會影響本期淨利:④存貨計價方法變動,則期末存貨、銷貨成本及淨利亦隨之變動。

 

A17.臺北公司2021年有以下事件,⑴當年發生訴訟案件導致損失$25,000、⑵處分停業部門導致損失$50,000、⑶會計人員發現2019年的存貨低估$20,000、⑷會計人員發現2019年折舊費用高估$10,000。該公司所得稅率為40%,試計算以上事件影響2021年繼續營業部門稅後淨利數額 (A)減少$15,000 (B)減少$45,000 (C)減少$27,000 (D)增加$3,000[110地方三等中會]

2021年繼續營業部門稅後淨利減少=$25,000×(1-40%)=$15,000

⑵影響2021年停業單位淨利。⑶⑷對2021年淨利無影響,會影響保留盈餘。

 

B18.鹽光公司本期淨利為$144,000,稅率為20%,銷貨毛利率為25%,銷貨成本為營業費用的5倍。若該公司當期並無其他損益項目,則該公司本期銷貨收入為 (A)$1,440,000 (B)$1,800,000 (C)$1,920,000 (D)$2,050,000[110地方五等]

借:現  金        $15,000 ($6×2,500)

  資本公積-普通股股票溢價  3,000

  保留盈餘          7,000

  貸:普通股股本       $25,000 ($10×2,500)

保留盈餘金額=$20,000-$7,000=$13,000

 

A19.甲公司X1年度開始營業,下列為該年度的相關資料,請問甲公司X1年度之銷貨毛利率為若干?(答案四捨五入至小數點後二位) (A)27.74% (B)25.33% (C)16.06% (D)14.00%[110地方四等]

存貨(期末)

$100,000

廣告費用

$120,000

銷貨退回

$130,000

進貨運費

$30,000

銷貨收入

$1,500,000

進貨折扣

$40,000

所得稅費用

$20,000

銷貨運費

$50,000

 

 

進貨

$1,100,000

利息費用

$10,000

 

 

銷貨毛利=($1,500,000-$130,000)-($1,100,000+$30,000-$40,000-$100,000)=$380,000

銷貨毛利率=$380,000÷($1,500,000-$130,000)=27.74%

 

A20.下列何者應表達於綜合損益表中? (A)因精算損益而產生之確定福利計畫再衡量數 (B)公司收到採權益法投資之關聯企業所宣告並發放的現金股利 (C)公司因自建廠房而向銀行專案借款,於建造期間所需支付的利息 (D)存貨評價由原先採行之加權平均法變更為先進先出法而產生之追溯適用累積影響數。[110身心三等]

(A)其他綜合損益。(B)採用權益法之投資減項。(C)廠房成本加項。(D)保留盈餘加減項。

 

C21.甲公司於X1823日宣布將出售其通訊事業部門(該公司之重要組成單位),至X11231日尚未完成出售,惟該部門於X1年度業已符合停業單位之定義,其相關損益資料為:銷貨收入$8,000,000,銷貨成本$5,000,000,營業費用$6,000,000X11231日該部門之淨資產帳面金額為$16,000,000,包括資產$30,000,000和負債$14,000,000,當日該部門之估計公允價值為$11,300,000,估計出售成本為$300,000。該公司適用之所得稅稅率為20%。則甲公司X1年度停業單位損失(稅後)之金額為何? (A)$4,000,000 (B)$6,160,000 (C)$6,400,000 (D)$8,000,000[110退役三等中會]

淨損=$8,000,000-$5,000,000-$6,000,000=$(3,000,000)

資產減損=$11,300,000-$300,000-$16,000,000=$(5,000,000)

停業單位損失=($3,000,000+$5,000,000)×(1-20%)=$6,400,000

 

D22.20X8101日,丁公司將一企業組成部分分類為待出售,並符合停業單位之定義。下列有關停業單位在財務報表中表達與揭露的論點,那一項錯誤? (A)應該揭露停業單位之稅後損益及構成停業單位之處分群組於按公允價值減出售成本衡量時所認列之稅後利益或損失 (B)比較報表中,以前年度亦應重行表達停業單位之稅後損益及構成停業單位之處分群組於按公允價值減出售成本衡量時所認列之稅後利益或損失 (C)若處分群組為新取得之子公司且取得時即符合分類為待出售之條件,則無須揭露資產及負債之主要類別 (D)將比較報表中,以前年度之非流動資產及負債予以重行表達,以反映20X8年財務報表所表達之分類。[110會計師中會]

(D)在編製比較報表時,以前期間相關之資產或負債不得於資產負債表重分類為待出售非流動資產或待出售處分群組。

 

D23.甲公司董事會於X111月規劃處分童裝部門,惟尚未作成最後決定。已知童裝部門當年度營業利益為$300,000X1年底淨資產之帳面金額為$600,000X1年底淨資產之公允價值減出售成本金額為$540,000X21月中,公司董事會核准並宣布開始執行處分童裝部門,童裝部門X24月底以$510,000處分該部門,當時淨資產之帳面金額為$540,000X2年度童裝部門營業損失$120,000。假設所得稅稅率為17%,試問甲公司X2年損益表中列示之停業單位損益為何? (A)$0 (B)$(24,900) (C)$(99,600) (D)$(124,500)[110薦任]

停業單位損失=($540,000-$510,000+$120,00)×(1-17%)=$124,500

 

D24.台中公司X2年帳上的相關資訊如下: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債務工具投資未實現評價利益

$36,000

確定福利計畫的再衡量數

(貸方)24,000

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換算成本國貨幣所產生的兌換損失

18,000

現金流量避險中屬有效避險部分之避險工具利益

5,000

機器設備的重估價損失

6,000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權益工具投資未實現評價損失

12,000

專利權的重估增值

27,000

投資性不動產之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28,000

試問:台中公司應於X2年度綜合損益表中報導後續可能重分類至損益的其他綜合損益項目總金額為何(不考慮所得稅的影響) (A)$56,000 (B)$33,000 (C)$39,000 (D)$23,000[110薦任中會]

其他綜合損益=$36,000-$18,000+$5,000=$23,000

 

B25.下列四個選項中,依據國際會計準則第1(IAS1)財務報表之表達,於先前認列於其他綜合損益之項目金額,後續不應重分類至損益者為何者? (A)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債券投資未實現評價損益 (B)確定福利計畫之再衡量數 (C)現金流量避險(規避未來銷售交易之現金流量風險而產生者) (D)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之兌換差額。[111地方三等]

後續不應重分類至損益者:資產重估增值、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股票工具投資未實現損益、確定福利計畫再衡量數、指定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負債信用風險變動影響數、採用權益法之關聯企業及合資其他綜合損益之份額。

後續應重分類至損益者: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債券工具投資未實現損益、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換算之兌換差額、現金流量避險中屬有效避險部分之避險工具損益、採用權益法之關聯企業及合資其他綜合損益之份額。

 

B26.甲公司近幾年來營運情況穩定均能維持30%的銷貨毛利率,但今年(111)因同業砍價競爭,與前幾年比較,售價平均降幅8%,但成本卻上漲3%。假設111年各商品之成本及售價均同步升降且銷貨組合不變,則甲公司111年銷貨毛利率估計為多少? (A)5.2% (B)21.6% (C)23.9% (D)30%[111地方三等]

銷貨淨額=$100×(1-8%)=$92

銷貨成本=$70×(1+3%)=$72.1

銷貨毛利率=($92-$72.1)÷$92=21.6%

 

B27.生活雜誌公司係曆年制的公司,按季編製財務報表,公司於51日收到顧客訂閱雜誌之款項計$120,000,自當月開始為期1年的訂購,雜誌則固定於月底寄發;41日出租部分樓層,預收半年預收租金$48,00031日預付1年火災保險費$24,000。試問上述項目對生活雜誌公司第2季之本期淨利影響數為何?(不考慮所得稅) (A)$48,000 (B)$38,000 (C)$46,000 (D)$36,000[111地方五等]

5~6月訂閱收入=$120,000×2/12=$20,000

4~6月租金收入=$48,000×3/6=$24,000

4~6月保險費=$24,000×3/12=$6,000

本期淨利影響數=$20,000+$24,000-$6,000=$38,000

 

C28.甲公司X1年銷貨收入$9,000,000,銷貨退回及折讓$200,000,銷貨毛利率30%,期初存貨$320,000,期末存貨$260,000。甲公司於X1年可供銷售商品之成本為何? (A)$6,100,000 (B)$6,240,000 (C)$6,420,000 (D)$6,560,000[111地方五等]

銷貨成本=($9,000,000-$200,000)×(1-30%)=$6,160,000

可供銷售商品成本=$6,160,000+$260,000=$6,420,000

 

C29.甲公司X5年部分綜合損益表資料如下:銷貨收入$1,500,000,銷貨成本$950,000,營業費用$490,000,利息收入$7,000X5年應收帳款總額增加$350,000,應收利息減少$1,800,存貨總額減少$80,000,預付費用增加$13,000,應付帳款減少$27,000,應付費用增加$16,500。若本年度未沖銷任何應收帳款,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銷貨收現數為$1,150,000 (B)進貨付現數為$897,000 (C)營業費用付現數為$493,500 (D)利息收入收現數為$8,800[111地方五等]

(A)銷貨收現數=$1,500,000-$350,000=$1,150,000

(B)進貨付現數=$950,000-$80,000+$27,000=$897,000

(C)營業費用付現數=$490,000+$13,000-$16,500=$486,500

(D)利息收入收現數=$7,000+$1,800=$8,800

 

A30.甲公司X9年之損益相關資料如下:

 

X9

銷貨收入淨額

$460,000

銷貨成本

$325,000

營業費用

$33,000

利息費用

$14,000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債券投資未實現評價利益

$26,400

停業單位損失

$32,000

甲公司X9年度之本期淨利為(不考慮所得稅影響) (A)$56,000 (B)$82,400 (C)$88,000 (D)$114,400[111地方四等]

本期淨利=$460,000-$325,000-$33,000-$14,000-$32,000=$56,000

 

B31.甲公司X2年度損益相關資料如下:資產重估價損失$60,000、外幣兌換利益$80,000,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換算差額(貸餘)$150,000、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股票投資未實現評價損失$30,000、停業單位損失$90,000,則X2年度本期其他綜合()益為何?(不考慮所得稅影響) (A)$60,000 (B)$120,000 (C)$140,000 (D)$200,000[111身心三等]

本期其他綜合()=$150,000-$30,000=$120,000

資產重估價損失:營業外支出。外幣兌換利益:營業外收入。停業單位損失:本期損益。

 

B32.甲公司X2年度綜合損益表中稅前淨利為$70,100,審計人員發現其中包含下列事項:①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債務工具投資未實現評價損失$5,400;②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權益工具投資處分利益$3,000;③提前贖回債券利益$22,000;④X1年度少計提折舊之追溯重編影響數$7,500;⑤火災損失$7,000。甲公司X2年度稅前淨利應為 (A)$58,000 (B)$80,000 (C)$83,000 (D)$90,000[111身心三等]

稅前淨利=$70,100+$5,400-$3,000+$22,000-$7,500-$7,000=$80,000

 

A33.甲公司期初資產總額$2,800,000、期初負債總額$1,100,000、本期銷貨收入$2,330,000、銷貨退回$30,000、期初存貨$83,000、進貨$1,620,000、進貨運費$10,000、進貨退回及折讓$30,000、期末存貨$70,000、營業費用$450,000、利息費用$50,000,稅率為20%,則期末權益為何? (A)$1,849,600 (B)$1,873,600 (C)$1,865,600 (D)$1,887,000[111初考]

銷貨毛利=($2,330,000-$30,000)-($83,000+$1,620,000+$10,000-$30,000-$70,000)=$687,000

稅後淨利=($687,000-$450,000-$50,000)×(1-20%)=$149,600

期末權益=($2,800,000-$1,100,000)+$149,600=$1,849,600

 

A34.下列何者須於綜合損益表中單行列示? (A)停業單位損益 (B)非常損益 (C)會計原則變動累積影響數 (D)股利發放數。[111初考]

企業會計準則公報第二號「財務報表之表達」第四十條,綜合損益表至少應列報下列各單行項目及其金額:1.收入。2.費用。3.財務成本。4.採用權益法所認列之投資損益。5.所得稅費用。6.停業單位損益。7.本期損益。8.本期其他綜合損益之各組成項目。9.本期綜合損益總額。

國際會計準則已刪除「非常損益」及「會計原則變動累積影響數」。

 

D35.本年度原報導之損益為本期淨損$18,000,後發現期末存貨高估$5,000,則正確的本期淨利()(不考慮所得稅) (A)淨損$13,000 (B)淨損$18,000 (C)淨利$5,000 (D)淨損$23,000[111初考]

期末存貨高估$5,000,銷貨成本低估$5,000,淨利高估$5,000

正確淨損=$18,000+$5,000=$23,000

 

A36.如果存貨之期初金額大於期末金額,且假設並無進貨退回及折讓、進貨折扣與進貨運費,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銷貨成本大於進貨 (B)銷貨成本小於進貨 (C)銷貨成本等於進貨 (D)銷貨成本與期末存貨的關係無法確定。[111初考]

銷貨成本=期初存貨+進貨淨額-期末存貨

期初存貨大於期末存貨,則銷貨成本大於進貨

 

C37.甲公司X1年期初與期末存貨分別為$5,000$3,000,當年度進貨$50,000、進貨退回$3,000、進貨運費$2,000,銷貨收入$80,000,銷貨退回$5,000,銷貨運費$1,000。試問X1年的銷貨成本為何? (A)$47,000 (B)$49,000 (C)$51,000 (D)$52,000[111初考]

銷貨成本=$5,000+$50,000-進貨退出$3,000+$2,000-期末存貨$3,000=$51,000

 

A38.綜合損益表中,在其他綜合損益的部分,下列那一項不可重分類至損益? (A)不動產重估增值 (B)在現金流量避險工具中,當被避險的預期交易影響損益時,所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C)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債務工具投資,其出售或除列時 (D)國外營運機構結束或出售時,外幣投資匯回國內或轉換本國貨幣之兌換利益或損失。[111高考三級]

不動產重估增值,認列於其他綜合損益,轉入保留盈餘。

 

C39.過去認列於其他綜合損益,但本期被重分類至損益者,稱為 (A)其他綜合損益迴轉數 (B)新增其他綜合損益 (C)重分類調整 (D)累積其他綜合損益。[111會計師中會]

本期損益

 

 重分類至損益

$XXX

其他綜合損益

 

 減:重分類調整

(XXX)

本期綜合損益

$0

 

D40.甲公司X3年的綜合損益表包含下列項目:出售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債務工具投資利益$15,000、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換算之兌換差額$2,600,確定福利計畫下之再衡量損失$8,400,地震災損$3,000,公允價值模式下之投資性不動產公允價值調整利益$6,600。假設上述金額均為稅後,且無其他收益費損項目,試問甲公司X3年之本期淨利金額為何? (A)$7,600 (B)$10,200 (C)$16,000 (D)$18,600[112地方三等中會]

本期淨利=$15,000-$3,000+$6,600=$18,600

其他2項屬於其他綜合損益,且不可重分類到損益

 

B41.損益表之垂直分析通常係以何者為基礎進行分析? (A)銷貨總額 (B)銷貨淨額 (C)銷貨毛利 (D)稅前淨利。[112地方五等]

垂直分析又稱共同比分析,通常係以銷貨淨額為基礎進行分析。

 

C42.甲公司設立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和平板電腦三個部門,平板電腦部門經營不善,故X5731日決定要將平板電腦部門停止營運,並出售處分平板電腦部門的設備資產共獲利$30,000,甲公司加總三個部門X5年的總收入$1,900,000作為損益表的營業收入,並加總三個部門X5年的總費用$1,300,000作為營業費用,實際上,甲公司損益表中$1,900,000的營業收入中包括平板電腦部門X511日至X5731日的收入$300,000,甲公司損益表中$1,300,000的營業費用中包括平板電腦部門X511日至X5731日的費用$360,000,所得稅率為30%,請問上述甲公司損益表表達停止營運的平板電腦部門是否正確?[112身心三等]

(A)

上述損益表表達正確,損益表不必獨立揭露停業部門-平板電腦部門的損益,亦不需揭露處分停業部門資產利益$30,000

(B)

損益表表達正確,損益表不必獨立揭露停業部門-平板電腦部門的損益,只需揭露處分停業部門資產稅後利益$21,000

(C)

上述損益表表達不正確,損益表應該獨立揭露停業部門-平板電腦部門的損益訊息如下:

停業部門的營運稅後損失 $(42,000)

處分停業部門資產稅後利益  21,000

停業部門稅後損失    $(21,000)

(D)

上述損益表表達不正確,損益表應該獨立揭露停業部門-平板電腦部門的損益訊息,但不必考慮稅如下:

停業部門的營運收入 $300,000

停業部門的營運費用 (360,000)

停業部門的損失   $(60,000)

處分停業部門資產利益  30,000

停業部門損失    $(30,000)

停業部門的營運稅後損失=($360,000-$300,000)×(1-30%)=$42,000

處分停業部門資產稅後利益=$300,000×(1-30%)=$21,000

停業部門稅後損失=$42,000-$21,000=$21,000

 

D43.甲公司X1年度有關資料如下:進貨運費$15,000,進貨退出$60,000,銷貨運費$140,000,銷售費用$214,000,期末存貨$50,000,倘若銷貨成本為銷售費用的4倍,則甲公司X1年度本期可供銷售商品成本為 (A)$914,000 (B)$856,000 (C)$951,000 (D)$906,000[112初考]

可供銷售商品成本=$214,000×4+$50,000=$906,000

 

D44.甲公司於X1年間綜合損益表中有下列項目及金額,則X1年稅前淨利之金額為何?銷貨收入$1,000,000、銷貨成本$500,000、其他收益$400,000、管理費用$300,000、財務成本$200,000、對關聯企業淨利之份額$100,000、停業單位本期損失($200,000)、不動產重估價利益$300,000、現金流量避險利益$400,000 (A)$600,000 (B)$500,000 (C)$400,000 (D)$300,000[112退役三等中會]

稅前淨利=$1,000,000-$500,000+$400,000-$300,000-財務成本$200,000+$100,000-停業單位本期損失$200,000=$300,000

其他綜合淨利=$300,000+$400,000=$700,000

綜合淨利=$300,000+$700,000=$1,000,000

 

B45.甲公司X1年初核准結束食品業務部門之計畫,且此項計畫符合停業單位之定義。X1年食品業務的營業利益$580,000,截至X1年底甲公司以$720,000出售該部門帳面金額$1,080,000的資產。X1年底該部門未處分之資產帳面金額為$500,000,其按公允價值減出售成本為$350,000。若該公司所得稅率為25%,則甲公司X1年度綜合損益表中應報導停業單位損益為何? (A)利益$165,000 (B)利益$52,500 (C)損失$382,500 (D)損失$270,000[112退役三等中會]

停業單位利益=[$580,000-($1,080,000-$720,000)-($500,000-$350,000)]×(1-25%)=$52,500

 

C46.丙公司X3年度綜合損益表的項目資訊如下:營業收入$2,000,000,營業成本$1,350,000,推銷費用$180,000,管理費用$70,000,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換算之兌換利益$90,000,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債務工具投資評價損失$30,000,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的重估增值$80,000。假設所得稅率為20%,請問當年度綜合損益總額為何? (A)$320,000 (B)$368,000 (C)$432,000 (D)$456,000[113地方三等中會]

本期淨利=$2,000,000-$1,350,000-$180,000-$70,000=$400,000

其他綜合損益=$90,000-$30,000+$80,000=$140,000

稅後本期綜合損益=($400,000+$140,000)×(1-20%)=$432,000

 

D47.甲公司於X151日決定處分其化學部門,並於X11115日以$500,000之價款出售該部門,當時該部門之淨資產帳面金額為$460,000。另外,化學部門在X111日至51日間之稅前營業損失為$60,00051日至1115日間之稅前營業損失為$35,000。假設所得稅率為20%,而該項處分符合停業單位之定義。試問甲公司在X1年度綜合損益表中停業單位損益為多少? (A)損失$76,000 (B)利益$4,000 (C)利益$32,000 (D)損失$44,000[113地方三等中會]

處分資產利益=($500,000-$460,000)×(1-20%)=$32,000

1/1~5/1稅後營業損失=$60,000×(1-20%)=$48,000

5/1~11/15稅後營業損失=$35,000×(1-20%)=$28,000

停業單位損失=$32,000-$48,000-$28,000=$44,000

 

A48.歸屬於其他綜合損益之項目中,下列何者不屬於符合特定條件時後續將重分類至損益者? (A)機器設備之重估增值 (B)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換算所產生之損失 (C)現金流量避險中屬有效避險部分之避險工具利益 (D)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債券投資未實現利得。[113原民三等]

(A)重估增值屬於其他綜合損益,年底轉至保留盈餘。

 

B49.下列有關其他綜合損益之敘述,何者錯誤? (A)其他綜合損益係未列入本期損益的收益或費損 (B)重分類調整不影響其他綜合損益 (C)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第一次之重估增值屬其他綜合損益 (D)確定福利計畫之再衡量屬其他綜合損益。[113會計師中會]

(B)重分類調整係將其他綜合損益重分類至損益,會影響其他綜合損益。

 

【綜合題】

【記帳士109-1】甲公司X1X2X3年度原本結算的綜合淨利分別為$870,000$1,010,000$565,000X3年底結帳前公司發現有下列之錯誤:

(1)各年度12月份之租金費用均於次年給付時認列為租金費用。X1X2X3年底漏記之12月份應付租金分別為$30,000$40,000$35,000

(2)X1年、X2年、X3年持有供交易之金融資產評價利益金額分別為$50,000$70,000$45,000,甲公司將該等評價利益金額認列為當年度之其他綜合損益。

(3)X1年底之期末存貨金額高估$105,000X2年底之期末存貨金額低估$90,000

(4)X271日預付3年期間之保險費$36,000,全數認列為X2年的保險費用。

(5)X2年底漏記應收利息$12,000,於X3年收現時認列為利息收入。

(6)X2年初以$200,000出售一台機器,該機器購入成本為$300,000,原始估計之耐用年數5年,採用直線法提列折舊,無殘值。甲公司未除列該機器,直接將X2年收到的$200,000認列為其他收入,在X2年及X3年仍提列該機器的折舊費用,截至X3年底帳上該機器的累計折舊為$180,000

試作:計算甲公司X1X2X3年度正確之綜合淨利金額。

 

 

X1

X2

X3

 

原綜合淨利

$870,000

$1,010,000

$565,000

(1)

X1年租金費用

(30,000)

30,000

 

 

X2年租金費用

 

(40,000)

40,000

 

X3年租金費用

 

 

(35,000)

(2)

其他綜合損益

(50,000)

(70,000)

(45,000)

 

評價利益

50,000

70,000

45,000

(3)

X1年期末存貨

(105,000)

105,000

 

 

X2年期末存貨

 

90,000

(90,000)

(4)

保險費

 

30,000

(12,000)

(5)

利息收入

 

12,000

(12,000)

(6)

其他收入

 

(200,000)

 

 

折舊

 

60,000

60,000

 

處分資產損失

 

(40,000)

 

 

正確綜合淨利

$735,000

$1,057,000

$516,000

(4)一年保險費=$36,000÷3=$12,000

X2年保險費$6,000,多計$30,000X3年保險費$12,000

(6)一年折舊=$300,000÷5=$60,000

$180,000÷$60,000=3年,X1年初購入。

X2年初帳面金額=$300,000-$60,000=$240,000

處分資產損失=$240,000-$200,000=$40,000

 

【調查四等109-1】甲公司X1年度損益表相關資訊如下:

營業收入

$700,000

銷貨成本(商品之成本)

500,000

保固費用

60,000

推銷費用

40,000

管理費用

70,000

研發費用

10,000

財務成本

30,000

採用權益法關聯企業損益之份額(貸餘)

100,000

兌換損失

15,000

停業單位利益(稅前)

250,000

所得稅率

20%

試作:()計算甲公司X1年度依功能別編製之綜合損益表之營業毛利、營業利益、繼續營業單位本期淨利及本期淨利。

銷貨收入

$700,000

 

銷貨成本

(500,000)

 

銷貨毛利

$200,000

毛利率=$200,000÷$700,000=28.57%

營業費用

(180,000)

$60,000+$40,000+$70,000+$10,000=$180,000

營業利益

$20,000

營業利益率=$20,000÷$700,000=2.86%

營業外收入

100,000

 

營業外支出

(45,000)

$30,000+$15,000=$45,000

繼續營業單位稅前淨利

$75,000

 

減:所得稅費用

(15,000)

$75,000×20%=$15,000

繼續營業單位稅後淨利

$60,000

 

停業單位利益(稅後)

200,000

$250,000×(1-20%)=$200,000

本期淨利

$260,000

純益率=$260,000÷$700,000=37.14%

()依據甲公司X1年度綜合損益表之資訊,評述甲公司未來獲利的可能變化。

甲公司營業利益率為2.86%,純益率為37.14%,代表營業外收入及停業單位利益挹注的關係,唯營業外收入與停業單位利益並非經常所得,故如何提升本業獲利能力是未來重要的課題。

 

【身心三等111-3乙公司採性質別表達營業費用,其X1年度營運資訊如下:

項目

金額

營業收入

$3,000,000

營業支出:

 

 原物料耗用

1,000,000

 員工福利費用

600,000

 研究發展支出

120,000

 折舊與攤銷

400,000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處分利益

40,000

 無形資產減損損失

60,000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風災損失

88,000

 其他費用

112,000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和解賠償損失

8,000

 財務成本

12,000

 其他利益及損失(貸餘)

49,200

所得稅費用

144,000

 停業單位損失(稅後淨額)

56,000

試計算乙公司X1年度下列項目:

()營業毛利=$3,000,000-$1,000,000=$2,000,000

()營業利益=$2,000,000-$600,000-$120,000-$400,000+$40,000-$60,000-$88,000-$112,000=$660,000

()稅前淨利=$660,000-$8,000-$12,000+$49,200=$689,200

()繼續營業單位本期淨利=$689,200-$144,000=$545,200

()本期淨利=$545,200-$56,000=$489,200

 

【地方三等中會113-3】甲公司於X111日發行面值$100之累積特別股100,000股,發行所得之價款為$12,500,000。該特別股第一年之股利率為10%,以後每年遞減1%,直至遞減至6%為下限。特別股股利每年底以現金發放,發行特別股時,其他相同等級特別股的市場股利率為6%。甲公司X1年度之稅後淨利為$4,050,000(含停業單位損失$1,200,000),資產重估增值利益為$800,000,普通股全年流通在外加權平均股數為600,000股。

試作:()甲公司X1年度綜合損益表中對每股盈餘之應有表達資訊

特別股股利=$12,500,000×6%=$750,000

繼續營業單位淨利

$5,250,000

停業單位損失

(1,200,000)

稅後淨利

$4,050,000

繼續營業單位每股盈餘=($5,250,000-$750,000)÷600,000=$7.5

稅後淨利每股盈餘=($4,050,000-$750,000)÷600,000=$5.5

綜合損益表中對每股盈餘之應有表達資訊:

繼續營業單位淨利

$7.5

停業單位損失

(2.0)

本期淨利

$5.5

()甲公司X21231日支付特別股股利之分錄。

特別股帳面金額=$12,500,000+$750,000-$100×100,000×10%=$12,250,000

借:保留盈餘        $735,000 ($12,250,000×6%)

  資本公積特別股股票溢價 165,000

  貸:現  金        $900,000 [$100×100,000×(10%-1%)]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會計09-05現金流量表-公職試題

會計09-02綜合損益表-金融試題